言情小说笔趣阁 > 我靠粮食搞垮死对头 > 第23章 胡来山庄

第23章 胡来山庄


莫湖莱最近不爱去铺子里了,而是往莫家村跑。

        舒羽也被她从铺子里叫了出来,因为莫家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里正抱着大烟斗在村口看着乐呵:“莫妹子诶,最近进村的人多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第一批回来的都跟莫寿昌的女儿一样,干干瘦瘦,黑不溜秋,抱着玉米土豆就一顿狂啃,莫湖莱让人煮了一大锅排骨汤先给他们接风洗尘,这也算是个仪式,正式成为莫湖莱的人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武朝本地人。

        田地和自己的卖身契一起给了莫湖莱,莫湖莱就给他们种子,让他们去跟莫家村人一样耕种就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好呀,好呀,还是回到家乡好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多亏有莫湖莱哦,要不然咱们回来了也要饿肚子嘞。现在粮食涨价得谁吃得起哟!”

        第二批来的多是文朝人,也有少数武朝人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人没什么田地。干干瘦瘦,黑不溜秋,身上也破破烂烂的,是吃了不少苦。

        莫湖莱依旧是土豆玉米,外加一大锅排骨汤。这些人从文朝逃荒过来,喝到肉汤的一瞬间,眼泪都飙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儿啊,这汤怎么越喝越咸啊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爹,你眼泪都洒进去了,能不咸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莫湖莱现在手上有三个村子的田地,荒地加上山坡上的田地,足够万亩。她数了数这些人,拖家带口的包括婴孩和老人,大概有五千余人。

        人多了就不能跟之前一样放养了,莫湖莱得对他们做一个更精细的规划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这个规划是长期规划,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莫湖莱秉承一句话,那叫做“要想富,先修路”。

        莫湖莱现在有钱啊,埋在骨子里的基建基因就开始作祟。每次她从城里进莫家村,那路上坑坑洼洼的太不好走了,现在人多,她手上粮食也充足,现在粮食可是硬通货,换什么那都是换得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莫湖莱找了些能工巧匠,带着这些人就开始干活。

        道路从村口开始修,先修整的是村里的大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村里的路一般都是土路,坑坑洼洼,江右夏季多雨水,一场雨下去都是泥泞,莫湖莱经常是光鲜亮丽的漂亮鞋子衣服去,满鞋子黑泥糊了满衣角脏土地回来,田埂小路那些管不了,进村的主道路还是要修一修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那些没有分到田地,或者分到不怎么好种的荒田的人都被莫湖莱打发去修路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修路好啊,东家管饭,一旬给一顿肉食呢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我也要去,农闲时候也没事情干!”

        然后是要建立学堂,再穷不能穷教育,先生也好找,逃荒来的人里就有读书人。武朝的科举刚刚兴起没几代,科举之外还有武举,学堂里的先生也是科举和武举都教,一直教导到十二岁,再将文试和武试分开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里的人有的是全家卖身给莫湖莱的,入了奴籍的不能当官,十二岁以后,可以选择文试和武试,文试的可以学习经商、种子培育,武试的可以选择在庄子上当个护卫或者去田里耕种。

        像莫家村的人和大部分的文朝当地村民是良籍,那优异的可以选择去参加科举和武举。

        然后就要规定生产管理,莫湖莱让十个人组成一个小队,每队推选一个队长,一百人推选一个中队长,一千人推选一个大队长。好家伙,这称呼一出来,莫湖莱觉得自己胸前的红色都更鲜艳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里正这时候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,村里大部分都得听莫湖莱的了,有钱能使鬼推磨嘛。

        里正倒也不在意,莫湖莱带着他们吃饱穿暖的,谁没事去找不痛快。

        里正后来活到了九十岁,每次人家问他为什么长寿,他就会说:“哦,因为我从来不管闲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莫湖莱这五千人说多不多,说少也不少。五千人可以干的事情很多,尤其在在这种粮食紧缺的情况下能吃饱肚子的五千人,那可是杀伤力巨大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饱暖那不得思索点什么东西。

        莫湖莱又在村子里修建了“娱乐区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娱乐区也简单,日常聚会或者说莫湖莱有重要事情宣布的时候都在这里。不用的时候,那就是村民们玩耍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 继斗地主以后,莫湖莱又教会了村民们打麻将,娱乐区就是个老年活动中心。

        缺什么不能缺国粹啊。

        里正每天混迹这里,斗地主是不可能再斗地主了,这麻将看着挺有意思,要不玩两把?

        那一坐下来,天亮时候坐下来,再起来可就天黑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里正乐不思蜀,连饭都是家里人端过来吃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里正:“好啊,莫湖莱这地方弄得好,我莫家村未来有望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旁边大汉一推牌:“胡了,十三幺,里正给钱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里正脸黑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行,他得再战三百回合!

        莫湖莱和舒羽忙活了半个月,才把这些人安置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舒羽也很喜欢这个地方,有吃有喝有的玩,每个人每天都有自己应该干的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舒羽艳羡地问:“掌柜的,瓷器铺那里每天也没什么人来,我觉得瓷器铺太闲了,要不然让我来这里帮你管理庄子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莫湖莱摆摆手:“不用,已经有人提前请缨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谁?”

        竟然抢先一步把这么好的活计给抢了?

        是谁跟他英雄所见略同。

        莫湖莱指了指跑过来的大笑脸。

        里正笑得灿烂,就是眼睛的黑眼圈又深了一层:“莫妹子还没走啊,这地方好啊,就让我帮你管着。有什么要通知的,我都给你通知到咯!”

        莫湖莱点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舒羽:“你你你……里正大人你的眼睛怎么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舒羽惊恐,这么黑,不会是被人打了吧?莫家村谁敢对里正下手啊?

        里正:“小舒莫慌哦,我这个就是最近带着村民了解一下咱们的麻将,莫妹子教会的东西,那还是要带大家都学一下的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舒羽翻了个白眼,那是在教吗?确定不是你想玩?

        里正指着刚刚建好的庄子,转头又问莫湖莱:“这庄子好像还差个名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莫湖莱略一思索,一拍大腿:“就叫胡来山庄!”

        苏平威的小老儿管家又回了苏府。

        经历了赵管家过后,苏府的仆从看他都顺眼了许多,更何况小老儿那可是在寺庙里精修了一年回来的,身上现在带的都是檀香气,说话也变得慢条斯理,这能不让人舒服嘛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什么赵管家,指指点点……

        苏平威的织品生意虽然败了,但是那一年他也赚了很多,更重要的是武朝的商路他已经打通了,帝都的线也牵上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苏平威在商场上就是一头饿狼,别让他闻到一点腥味,就算是一点点,他都能把那块肉给咬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刻,他已经联系上了右卫将军武多虑。

        武多虑上一次卖织品可是血亏,手上还有一堆布料那是卖都卖不出去,正着急上火呢,再有权势那钱亏了也是实打实的心疼啊。

        苏平威寄信:“右卫将军,我近日认识了几个外邦来的胡人,他们非常喜欢文朝的织品,我们可以把手上的这些货低价卖给他们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当然是好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胡人又不在乎什么禁令,买回去了,在番邦想怎么穿就怎么穿。虽然是低价卖了,但是这些损失能减少一些就是一些啊,总比天天在家压箱底的好啊。

        武多虑:“好呀,好呀!快,把现在的货都给我卖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苏平威:“最近有一笔新买卖想跟您谈一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苏平威:“咱们东边有个小国——铁打国,这您可听说过?”

        武多虑点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铁打国弹丸之地,但是生产的兵器手艺却是一流的。他们的兵器在战场上很好用,大国打仗之前都会向铁打国买武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武多虑知道,他是个将军,虽然身份尊贵战场没去过几次,但是武器他还是很懂的。铁打国的兵器趁手,堪称是削铁如泥,做出来的盾牌也比别的地方的坚固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这跟买卖有什么关系?

        武多虑突然想起来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激动出声:“北方又有戎狄来犯,马上又要开战了,咱们是可以借机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苏平威点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武器生意不好做,上头没点人带着可不行。但是戎狄和武朝马上开战,这武器和粮草都还没定下来,如果能够成为官家指定的商户,来采办这次武器,那肯定能赚个盆满钵满啊。

        武多虑也想到了,他长得帅,脑子也不笨,毕竟可是慕容曾经看上的男人。

        苏平威这单生意要成,武多虑的身份就很关键了,他是武将,跟其它武将的关系也不错。而且这打仗的事情,慕容那小娘们能懂吗,还不是得他这种猛将上场,他说得买铁打国的武器,那为了战争胜利,女帝也得同意啊。

        武多虑:“我知道了,明日上朝我就上奏,肯定让你做上这笔生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苏平威点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铁打国位置精妙,不仅和武朝接壤,和南边的文朝也接壤。他不仅要把东西卖到武朝,还要搞点事情,让文朝也危机重重,这样武器价格就会进一步推高,到时候他又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赢家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招鲜,吃遍天,啧。


  (https://www.yqxsge.cc/html/28953/28953807/5053994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qxsge.cc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m2.yqxsge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