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情小说笔趣阁 > 都市重生:从卖煤气罐开始 > 第155章 老毛子又遇麻烦(求订阅,求鲜花第章 求票票)

第155章 老毛子又遇麻烦(求订阅,求鲜花第章 求票票)


陈飞进有些意外,中森光子夫人竟然会给他打电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恭喜你,我们已经选择你成为代工厂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原本以为陈飞进会激动到哭,没想到对方却反应平淡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难道你已经知道了?”中森光子警惕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没有,我也是刚刚知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为何我从你的语气里,听不出丝毫激动的情绪。”中森光子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陈飞进被这位夫人的问题给雷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夫人,我想你是不是有什么误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代工业务,目前并不是我们的主业,我手头还有罐头厂,钢铁厂、服装厂、汽车厂,小家电厂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最近我还弄了一个摩托车厂和三轮车厂,马上还要去和苏盟收购一批设备,忙都忙不过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何况你们的代工单子并不多,能合作成自然是锦上添花,没有也没什么可惜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对了,麦卡龙导演那边刚打来电话表示,我投资的电影年底应该能上映,我已经打点好插队,提前完成审核进度。

        借此机会,我为我的外贸武器……我是说我们的外贸产品打响知名度,到时再借着圣诞节,搞一波促销活动。

        通话结束后,中森光子内心久久无法平静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是我小看他了,才一两年的功夫,他的产业布局已经这么多了,如果他能做起来,前途不可限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给毛子的货物并没有太多技术含量。

        对毛子来说,眼下已算是入冬,寒冷的天气给本就缺粮的毛子雪上加霜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当务之急,是进口大量的过冬产品。

        诸多产品中,属水果罐头最为紧俏。

        别看大毛家国土面积巨大,矿产资源丰富,地广人稀。

        可人家位处于高纬度的寒带啊,每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有积雪。

        尽管现在刚刚10月中旬,毛子那已经下雪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,大毛家的水果蔬菜生意,大部分都依靠进口。

        后世兔子网民见过的三大奇葩:毛子吃不起蔬菜,思密达吃不起肉,东瀛人吃不起西瓜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这就好理解为什么毛子家的腌黄瓜出名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还不是被逼出来的,就跟东北习惯性的窖藏大白菜一样,生活所迫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然谁没事吃腌制蔬菜?

        本来陈飞进准备了大批水果罐头,准备运往大毛家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,苏马罗科夫副部长打来电话,

        “亲爱的达瓦里希,我需要你的帮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的市面上快要没有蔬菜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欧洲那边已经停止蔬菜供应,我们手中外汇又严重不足,我们的百姓快吃不到蔬菜了,我们需要你的帮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苏马罗科夫副部长的请求,陈飞进深知,毛国的蔬菜危机,既在情理之中,又在意料之外。

        自从有了新的人生目标,这位老同志在无论是在思想上,还是行动上,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        回国后的他,一刻也没有闲着,积极投入到新的一轮权力争斗中。

        作为盟友的陈飞进,此刻没有道理推辞,必须要给予坚定的支持。

        陈飞进有些无奈问:“苏马罗科夫部长同志,这么短的时间,你让我去哪里给你弄这么多蔬菜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陈,我知道我的要求有些强人所难,但这也是形势所逼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有所不知,虽然我们有大规模集约化的蔬菜种植地,但也只能确保夏秋季节的自给自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到了冬春季节,我们的蔬菜供应就会出现很大缺口,需要进口来弥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本来这件事情和我的关系不大,但现在农业部部长已经撂挑子不干了,重担都落在了运输部身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除了我之外,还有铁道部和海运部的部长,正在抢署长的位置,现在就看谁能进口来足够多的蔬菜,来缓解国内的蔬菜供应紧张的局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苏马罗科夫就差没喊:陈,我需要你的帮助来竞争署长!

        人家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,陈飞进也要有所表示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好吧,我去给你想想办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若问种花家哪个省种菜最强,非齐鲁省莫属。

        而齐鲁省的佼佼者,当属绶光莫属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此时的绶光,可没有往后百强县的风光,有的只有贫穷落后。

        看着别人各种工业化,现代化建设,绶光作为一个贫困县,那是真穷。

        简单点说,姥姥不疼,舅舅不爱,要啥啥没有,也不知道是世界抛弃了我绶光,还是我绶光抛弃了世界。

        今天,县长温佳诚接到一个从港岛打来的电话,说有港商想在大陆投资,准备来绶光考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,90年代,中央下了一揽子政策,大力支持海外侨商、港商来投资建厂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于这种好事,温佳诚之前可是都不敢想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绶光除了种菜有名外,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。

        为了迎接这批港岛来的企业家,温佳诚要求县里四大班子的头头脑脑,亲临现场。

        除了打人海战术壮大声势,他们实在也拿不出更多东西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很快,外商的车队抵达,开的是省里的车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让温佳诚更加笃定来者名头不小。

        果不其然,下车的是一位港片里的都市女郎,标准的白色西装,配着白色包臀裙,一头大波浪卷长发,一副太阳镜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欢迎欢迎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省里来的张秘书介绍道:“这位是港岛金华资本负责人,丁原香女士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位是她的朋友,东方红集团董事长,陈飞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位是我们绶光县长温佳诚同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介绍完后,被拉来做“虎皮”的丁原香开门见山说:

        “温县长你好,我们港商比较讲究效率,我也不兜圈子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次我来,是打算在你们这投资现代农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一听是来投资建设农业,温佳诚悬着的心,总算放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欢迎欢迎,我们绶光自古以来就是种地的好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明清时代,我们绶光的早春韭菜‘寒腊冰雪便已登盘’,成为朝廷贡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清代中叶,大葱已成为我们绶光的重要农产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建国后,我们绶光蔬菜种植更是有了扩展,目前已经有5万亩左右的大田菜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数据听起来很不错,但陈飞进却摇头说:

        “温县长,如果只是这样还不够,5万亩太少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太少了?”温佳诚有些感觉不可置信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是的,”陈飞进点头说,“我和金华资本考察过海外市场,5万亩在米国只能算是一个普通农场主的管理数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而且我了解过,你们的集中化程度并不高,不便于管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所以这次来,我们计划承包50万亩土地,来建设现代化农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50……50万亩!”温佳诚瞪大了双眼,感觉不可置信。

        90年代的种花家,根本没有见识过现代机械化的生产,因此在听到陈飞进要承包50万亩土地,温佳诚第一个念头是——港商是人傻钱多吗?

        看到温佳诚呆呆傻傻的6模样,张秘书打圆场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不知道两位打算投资多少?”

        对对,还是张秘书脑子活络,给钱才是最重要。

        丁原香淡淡说:“我们打算先承包30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30年!

        张秘书和温佳诚心中一片火热,这是法律规定能承包的最长年限。

        按规定,耕地的最长承包年限只有30年。

        丁原香继续说:“我们打算分几期投资,一期先投资5万软妹币建设配套设施,希望绶光县能在土地承包方面,给一个优惠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说,我去拿地图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投资5万软妹币,温佳诚笑得合不拢嘴。

        地又不值钱,只要把地承包出去,一大笔收入就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况且人家还要投资建设基础设施,岂不是意味着还要大量人手。

        只要把港商留住,让人家把厂建起来,还愁没有稳定的税收?

        土地承包出去,只能赚一次,税可是每年都要收


  (https://www.yqwxw.cc/html/94142/94142207/3501647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qwxw.cc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qwxw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