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情小说笔趣阁 > 快穿之绛珠无泪 > 第45章 第四十五章救母

第45章 第四十五章救母


众家人看着这位小小姐要装大人模样,不想刚一挥手就闹了笑话,都忍俊不禁,又怕她着恼,忙哄了她几句。

        黛玉却是故意要丢食物下去,只盼裘千尺能找得到,便可以多撑些时日,等到自己来救。这时只作出不开心的样子来,由着家人们劝了一阵,神情方霁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趟的峰顶之行便不显山不露水地完了。黛玉回来却没有自得之意,独坐在房中思索。

        绿萼此时深深佩服她的手段,不禁问道:“今日之事,难道还有什么不周全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黛玉摇头道:“此事可一而不可再,总没个天天往山上跑,提着吃食乱丢的道理。我想必得及时救出你母亲,方是正经,一时却想不到主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绿萼也踌躇道:“今日我们看到那山涧,远比我记得的还要深。前世杨大哥是武功高强,才救得我们上去,如今可找谁帮忙才好?”

        黛玉听她又提起杨过,虽对他们的武学不甚了解,却灵机一动,道:“你不是说你二舅舅也是武功高强?可有办法知会他一声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绿萼一怔,随即道:“我也不知道二舅舅住在哪里,但母亲嫁给父亲,兼住在绝情谷的事,他是知晓的。似乎舅舅因昔年杀人太多,悔悟出家,跟从大理一灯大师修行,至于是什么时候的事,我就说不清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黛玉倒不知她家的事如此曲折多艰,转念一想,若非如此,前世公孙止宣称裘千尺亡故,她兄长必定要到谷中的,却是不容易被蒙混过去。想来也是运数如此,机缘巧合,让那公孙止一手遮天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么一来,想找裘千尺娘家相助的念头便打消了,心想只能静观其变,从谷内之人着手才好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等便是七天。公孙止那边的手脚倒是做得完备,待七日头上,裘千尺该“出关”之时,他早自己喊动起来,说是裘千尺行功之时走火入魔,打伤他后夺路而走,他追赶不及,裘千尺狂性大发之下,自投万丈悬崖而亡。

        为了这一场戏,公孙止不免施了个苦肉计,自己颇受了些伤,脸色蜡黄地被人发现在悬崖边上,身旁则还有裘千尺的一件外衣。

        见此情景,山庄中的人自然不虞有他,虽然大部分都是裘千尺带来的陪房家仆,但素来晓得小姐脾气暴躁,如今因练功而亡,也没什么不可置信之处。

        当下公孙止装作悲伤欲绝,为裘千尺操办丧事,又说两位舅兄向来行踪不定,也不好知会,只能遣人送了书信到旧居之地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边黛玉所扮的绿萼不得已披麻服縗,守起孝来。她明知绿萼心里发急,只怕母亲没了食物,命不久长,却碍在众目睽睽之下,再找不到机会去探一探那山涧,只得强行忍耐。

        好容易丧期已过,将近半月时间,公孙止自忖做戏已经圆满,便说要出门云游,带了几个亲信出了谷去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虽没看出绿萼有何破绽,但自己是害她母亲的元凶,不免心中有愧,兼又忌惮,恨不得远远地离了她才好。量她一个六岁的孩童,也掀不起风浪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倒是给黛玉和绿萼行了方便。黛玉记得绿萼说过,她前世与杨过双双掉入深涧中,是因公孙止算计,从庄上的一条秘道推了下去,看起来这山涧便是连通山庄与那边峰上的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绿萼自然还记得那秘道的机关,情知这时正是机会,却又犹豫道:“那涧中有鳄鱼出没,我们赤手空拳的,如何去得?”

        黛玉怔了怔道:“这山中有鳄鱼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她两世皆不曾见过这等凶兽,但因素来爱读书,韩昌黎的《祭鳄鱼文》也是读过的,好奇之下便去看各地县府志,晓得这鳄鱼生长于水边,喜好炎热气候,向来自长江往南才有所见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这绝情谷在襄阳边上,离着长江倒是不远,但这山里水源有限,鳄鱼岂能在这里生存?

        思忖一阵便道:“纵然有,必不是山里所长,我恐怕你父……公孙止那恶贼出门,就是要弄些凶兽来替他守涧,以防万一。他终是惧怕你母亲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本来说惯了,对绿萼都是“你父亲”“你母亲”地称呼,但公孙止的为人行事,实在令人愤然,她实在不愿提醒绿萼有这等禽兽父亲,临时改了口。

        绿萼如何不知这意思,况且自己也不愿再认这个下作的父亲,便点头道:“原来如此。我还以为鳄鱼本来就生活在山里,要是这样,他……他真是狠毒极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得绿萼也不再以“父亲”称呼,黛玉心中一宽,又道:“既然没有凶兽,我们立刻去救你母亲。你们庄上的家人中,可有谁老实可靠,又忠心于你母亲的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绿萼想了想便道:“就是那日跟我们去厉鬼峰的,有一位姓张,是裘家老人,连娘都要叫他一声张二叔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黛玉回想前日上峰时,果然有一个姓张的,不过五十多岁,看腿脚也甚硬朗,对自己这假扮的绿萼照顾有加,想是可以一用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点头道:“我们就去找他帮忙救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※

        据绿萼回忆,公孙止这座山庄,在她年幼之时是没多少人的,更没有后来那些与她年纪相仿的弟子。是以这次重生回来,竟觉得有些不习惯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亲眼目睹了父母相残的惨剧,晓得了公孙止是何等样人,哪里还不明白,他是害怕庄上裘家的家人对他有所疑惑,甚至于发现端倪,揭破他暗害裘千尺的行径,所以早在绿萼不满十岁之时,就陆续将家人打发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接着又不时出谷去云游江湖,招揽弟子以为己用,在谷中大肆繁殖情花,抵御外来之人,其实就是担心有朝一日,裘千尺的两位兄长会寻仇上门。直到裘千仞,也就是绿萼的二舅不知内情,有书信寄来,说明自己已经出家,公孙止才算放下了心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步一步,消除异己,培植势力,瞒天过海,在谷中渐渐坐大,可见此人用心之阴险。裘千尺在庄上唯一留下的亲人便是绿萼,但她一个小女孩,又哪里是这恶毒父亲的对手!

        想明白前世的来龙去脉,绿萼那么温婉柔和的人,也不禁怒气不可遏制,恨不能马上救出母亲,狠狠惩罚那卑鄙之徒。

        黛玉明白她心意,不禁笑道:“我原是鸠占鹊巢的,如今还是你来主事才是正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着正要让位,绿萼却慌张道:“不成,我是不成的!仙子姐姐,你就好人做到底,帮我做了这件事,也算没白陪我一场。”


  (https://www.yqwxw.cc/html/94144/94144840/5917434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qwxw.cc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qwxw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