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情小说笔趣阁 > 快穿之绛珠无泪 > 第9章 第九章议论

第9章 第九章议论


若说薛宝钗打一开始就看上了宝玉,黛玉也是不信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先不提她这时还做着个当娘娘的美梦,断不肯屈就,只说她比宝玉大几岁,经过见过的,比宝玉要多上不知数倍,况且宝玉又是不能袭爵的,她就未必愿意。
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后来入宫不成,渐渐的年岁也大了,家里哥哥不成器,娶的嫂子又一味作耗,她才转念“退而求其次”的吧。

        说起来倒真是个精明人儿,一路行来,前身退步都想得明明白白。只是黛玉前世心实,把她看作贴心之人,黛玉和宝玉彼此有情,旁人看不透,她哪有个看不透的?

        她最后“选中”了宝玉,是把宝玉当作了什么,又把一心爱重她的黛玉当作了什么?

        想至此时,黛玉早已不怀疑凤姐之言,那些说自己“为人刻薄”的传言,说不得就是这位和平温柔的宝姑娘悄悄散出去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虽说这时还不是为了宝玉,但她薛宝钗哪里不是要强的人?眼见众姊妹中,黛玉算个出色的,所谓“棋逢对手”,不免生出些敌意来,也未可知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如今在黛玉而言,最不在意的,怕就是这些虚名儿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就让这位宝姐姐尽情施展,叫众人都看着她好,又有何妨?

        黛玉在院中半仰起头,望着那屋檐圈出的四方天空,微微冷笑。

        ※

        这边凤姐在房里,黛玉前脚走,平儿后脚就悄没声息地钻了回来,低声道:“林姑娘来找你说话儿,究竟是说了些什么?”言语间竟带着几分兴奋。

        凤姐忍不住先笑喷了,指着她道:“你这小蹄子,越发轻狂了,有的没的都要打听!”

        平儿也嘻嘻一笑,又道:“我就是不明白,正经你跟宝姑娘,从姨太太那边儿论起来,也算姑表之亲,你待她倒平常。这林姑娘跟你没甚关系的,你反而亲近得多呢!”

        凤姐听说,先“嗤”的一声,自己反过手来看着手指甲,半晌方似笑非笑地道:“罢哟,什么姑表之亲,我可不敢指望!人家是要进宫的人,尊贵得还了得?你看姨太太她们进府来,饶着不使公中的钱,梨香院那里原先的婆子丫头,哪个没叫她哄得满口子的好!”

        随口洒落几句,便不再提,却将黛玉过来说的话,连自己的提点都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    平儿听得目光闪了闪,静静道:“再怎么着,这使不使府里钱的话,是不该在林姑娘面前提起的。人家新丧了母亲,孤苦伶仃的,心里可怎么想!只是那刻薄的话,我也模模糊糊听说了,还疑惑怎么有这等传言——可认实了是她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是她还能是谁?”凤姐哂道,“你没听林丫头说,二姑娘脾气好,四姑娘小,这两个平时也不和她多玩笑的。就一个三姑娘,虽说是朵玫瑰花儿,有刺扎手,当面不肯让人的,可这府里的姑娘,是私底下传闲话的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摆明了是说薛家是皇商,对女儿不甚教养的意思。平儿情知她看不上宝钗这个表妹,也不多言,只道:“那也奇了,林姑娘一个小女孩儿,就算再出色,身上还有着孝呢,原不碍她的事。她这又是何必?”

        凤姐笑道:“你不听那话本子里说,‘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酣睡’!林丫头固然是进不了宫,但‘那一位’若是也落了选呢?在这京中择婿,有头有脸的无非那么几家,她能让林丫头掐了这个尖儿去?少不得‘未雨绸缪’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平儿听得默默点头,转念又道:“你那些话,也未免说早了些。林姑娘才多大呢,她要是不防,说漏了,岂不给你找事?况且她毕竟不是这府里人,将来能帮上你不能,都未可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凤姐情知这个丫头和自己是一条心的,说这些也是为自己打算,但想了想又觉得不顺心,撇嘴道:“怎么连你也这么看我!我就真是那种势利眼,有用的才帮,没用的放着看她落到泥里去,也不扶一把的?你看林丫头那么大点儿,难道不觉得可怜么?再说了,你看她那对眼睛,就知道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儿,心下是有成算的。当初姑奶奶就是出了名儿的才女,林姑父又是个探花,他们养出来的女儿,哪有个不识进退的。咱们且看着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平儿听了也觉得无话,又想家里以史太君为尊,眼见那疼黛玉的心,连三春这等正牌孙女都靠后了。如今凤姐对黛玉多加照顾,自是能博得老太太欢心,旁人也就不足为虑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人商议得定,从此对黛玉更比往日亲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※

        黛玉自和凤姐说了那一番话,心里倒放了一半,虽然要防着宝钗,但宝钗为人本就不温不火的,离她远些,众人也不理论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此过了些日子,黛玉算着自己那封书信已送到林海跟前,便拣了个空儿,来王夫人房里打听。

        王夫人不听她说完就已笑了,道:“可见是父女连心了!你舅舅原就说赶紧派人,把回信给你送去,可巧儿你就来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黛玉一听,便知是父亲回信已到,当下满口称谢,接过信来,就当着王夫人的面拆开。见林海信上并无别话,只叮嘱她孝敬外祖母和一干长辈,与姊妹和睦,再者保重身体,比如书不妨少读,多出院子走走之类。

        黛玉看没甚要紧的,顺口就念了给王夫人听,王夫人叹一声气,抚着她道:“当真是难得父母心了!记得你说自幼身子不好,这春秋换季之时,正要留心,也免得让你父亲担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海那封信虽言辞平平,但细微之处,正是一片殷殷之情,黛玉早看得心头酸热,又听王夫人说话,便用力点了点头。转念想想,又抬头道:“我近日想着,父亲孤零零一个人,也没个人说话儿,要不然我还是回去陪他,免得他挂念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夫人吃惊道:“你这孩子,怎么突然说出这个话来?是哪个丫鬟婆子侍候不周到,还是说了不该说的话?告诉我,舅母帮你问着他们去!”

        黛玉摇头道:“都不是。就是我念着父亲身边没人,可我来时就叨噔得了不得,再要回去,又要麻烦人,我也知道不好。但父亲那里,实不知怎样才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夫人这才放下心来,安慰她道:“傻孩子,你说的都在理,只是太多心了。如今叫你舅舅派人送你,倒也不麻烦,只是老祖宗必然不放,就是姊妹们也舍不得你。你牵挂你父亲,让你舅舅多写信劝慰着他些,也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黛玉本意也不是真要出府,听王夫人提起贾政,向晚必和他说这事,心下已定,便点头答应了。


  (https://www.yqxsge.cc/html/94144/94144840/5917470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qxsge.cc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m2.yqxsge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