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情小说笔趣阁 > 快穿之绛珠无泪 > 第10章 第十章宫花

第10章 第十章宫花


这日晚上贾政回来,问起林海书信,王夫人忙说已送到黛玉手里,想了一想,又把黛玉顾虑她父亲孤单,有离府回家之意说了。贾政听了,不免先赞一句外甥女儿孝顺,半晌拈须不语。

        王夫人便道:“孝顺是孝顺,但她一个小姑娘,能济得甚事?真回了家,也没个女人教导,他父女两个反倒不好安排。我想林姑爷这心病是从妹妹生的,你倒是写信多劝着他些为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贾政笑道:“你说的也是,也不是。外甥女儿担心她父亲孤单,是个小孩子的想头,只道她母亲殁了,她父亲不定如何思念。这固然是题中应有之义,却也好办。我如今给如海修书,劝他想开些,尽快续娶一房,也不必挑身世门第,只要柔顺贤惠,能照料他的便好。他有了身边的人,渐渐的也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夫人听了,先“嗳哟”一声,道:“真个的,我怎么没想到!毕竟还是你们男人家心宽,死了老婆,换一个就罢了!”说着就是一甩手。

        贾政正色道:“‘齐家’乃是本分,论起来如海和妹妹着实情厚,我如何不知!但他一个探花郎,如今又是朝廷要员,只学那些风月多情,岂不把正事耽误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王夫人素知这位老爷,说话从来要占着道理,甚或不通人情,却也驳不倒他。只得叹了口气,道:“我是想着外甥女儿才多大,也不知有了后娘,能疼她不能?”

        贾政道:“如海是什么样人,若是那等刁钻毒妇,也入不得他眼。”顿了一顿,又望着王夫人笑道,“你平日也不管别的事,今日是怎么了?可见外甥女儿投了你的缘?”

        他本是随口说笑,王夫人也是一顿,却笑道:“若说投缘,头一个还不是老太太!我是想着,林姑爷若续了弦,少不得把外甥女儿接回去——哪有个继母将原配女儿赶到外祖家住的呢!那位新太太必不肯担这个名儿。只是林丫头一走,老太太岂能舍得?就是她姊妹们,连宝玉也算上,都舍不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番话里打了史太君的旗号,贾政原无话,但听到最后出来个“宝玉”,立时神色一动,追问道:“这又关宝玉什么事?你尽日宠着他,也就罢了,却没个为了他,强留人家表姑娘的道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夫人说的话何尝不是为了挑这个话头,见他识破了,也就明白道:“你莫乱猜疑,宝玉和外甥女儿年纪相仿,比别人亲厚些是有的,但也没出格儿。你是不晓得林丫头,宝玉如今最怕的就是她呢,就连前两天吵着要上学去,也是被林丫头抢白了,憋着一口气,要把这个名儿正过来才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宝玉自己提出要上学,这事贾政是知道的,当时还只道儿子大了,懂些事理,又或是一时兴起,去不过两天,依旧懒散下来。这时听王夫人说,竟是被黛玉言辞所激,也难说是好是坏,沉吟片刻方道:“我原说如海和妹妹都是出尖儿的,果然生的女儿也不错。宝玉这个性子,又有老太太纵着他,只怕难改。将来身边人要是一味柔顺,反倒劝不成,正要个能辖治他的才好。——还早呢,且慢慢地看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夫人只道他还犹豫,追问道:“林丫头若是回去了,他两个彼此不见面,恐怕又生变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贾政笑道:“八字还没有一撇呢!你想如海那个性子,寻常人也难看得入眼。我先劝他收两个房里人,哪怕开了脸,扶作偏房,哪有个把小姐交给姨娘管教的?林丫头还不是要住在这里!她要能多劝着宝玉,也算我们没白费心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夫人听说,这才放下心来。当下贾政修书给林海,其间婉转说了那番意思,至于林海听与不听,也不敢定准。

        ※

        黛玉听说贾政又写信给她父亲,虽不知说些什么,但想来左不过那些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她已是青春女儿的心性,又兼回想起前尘仙缘,对世事看得开了,也就不觉得夫妻二人一方殁了,另一方必要死守一生,才算是两情坚贞。

        想她父亲上一世若身边有人陪伴,稍作慰籍,也不至于郁积成疾,盛年早逝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这些话,她一个作女儿的当然不便和父亲提,只能借舅舅之口,略略暗示一二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她却不知贾政和王夫人那番话,隐隐已有把她和宝玉拴在一处的意思。但宝玉近日上学,又因去宁国府,结识了贾蓉之妻秦氏的娘家弟弟,名叫秦钟的,两个人差着辈分,但年龄相仿,算是有了个新伴儿,一时也不来纠缠她。

        眼看着春去夏至,秋尽冬来,黛玉在贾府中已经住了将近一年。

        她因曾托贾政带信给父亲,又暗含着有请这位舅舅劝她父亲之意,渐渐倒成了例。贾政也想着虽然妹妹殁了,妹夫却是情厚的人,且身居要职,值得相交,一年来虽不见面,书信通得甚是频繁。黛玉也就借此机会,和林海互通消息,知道父亲身体尚好,心下甚慰。

        她自己原也有个病根儿,每逢换季就要发作。但这一世因恢复了绛珠仙子的身份,已不是凡胎,自然而然的那些病都好了,只是形貌看着尚弱。她也不告诉别人,凤姐按季送滋补养身的药材来,她也照单全收,只道个谢就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她并不为了刻意装病,但左右年纪还小,也没甚交际去处,在府里韬光养晦些,也能避人口舌。这一年来冷眼旁观,只觉一切如常,并没人有什么忌惮她的举动。

        眼看到了仲冬时节,金陵虽不比北地,也颇有些寒冷。这日黛玉见天色不好,到各处请了安就回来,窝在房里拿了本书散闷。

        谁知刚过午不久,便有人进来,说是送东西的。黛玉见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的媳妇,知道也是个有些体面的管事娘子,口头客气了两句,又叫鹦哥雪雁来倒茶看座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周瑞家的满口不敢,又呈上手头一个盒子,只说“姨太太叫给姑娘送的花儿”。黛玉见雪雁接了,早知道是什么,往盒子里瞥了一眼,果然就是两枝纱堆的新鲜样式宫花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来已到了这个时候么?

        黛玉想起上一世,也是冬日里头,薛姨妈那边送了宫花过来。恰巧自己和宝玉正在一起,那时自己心里有几分忌妒宝钗为人,偏不肯领她家的情,又听说这花是送过三春和凤姐才到自己这里来,不免讥刺两句,说“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她那时小女孩心性,只知道发牢骚,却没想过这里头的事。薛家虽是皇商,日常不过去衙门领内帑,或是报账,这宫中新鲜的女子饰物,怎么会落到他家手里?

        要知道贾府有一位大姑娘正经在内宫,也没往外赏过几回东西呢。


  (https://www.yqxsge.cc/html/94144/94144840/5917469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qxsge.cc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m2.yqxsge.cc